索 引 號 | MB1851632/2024-00005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醫療保障局 | 發文日期 | 2024-05-17 |
標 題 | 民法典宣傳 | ||
文 號 | 無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信息來源:灌云縣醫療保障局 時間:2024-05-17[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是一項系統的立法工程,具有里程碑意義,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典出,九法廢”,是增強人民群眾法治意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之一。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總則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規定了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和依據。規定了民事權利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則。
物權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重要財產權。物權法律制度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新增了“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擔保物權規則,完善了擔保物權制度。
合同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制度。規定了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保全、轉讓、終止、違約責任等一般性規則,完善了合同制度。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系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的權利。
婚姻家庭制度是規范夫妻關系和家人關系的基本準則。進一步完善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婚姻家庭領域的基本原則和規則。
繼承制度是關于自然人死亡后傳承財富的基本制度。修改完善了以前的繼承制度,以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增加了遺產管理人制度,完善遺贈撫養協議制度,完善無人繼承遺產的歸屬制度。
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侵害他人權益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侵權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吸收借鑒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責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
附則明確了民法典與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的關系。民法典實施后,上述民事單行法將被替代。
民法典引導群眾養成自覺守法意識,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形成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提升群眾尊法、守法、找法、靠法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