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19-00075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2018-05-07 |
標 題 | 關于印發《2018年灌云縣衛生應急工作要點》的通知 | ||
文 號 | 灌衛〔2018〕67號號 | 主 題 詞 | 30 |
內容概述 | 各醫療衛生計生單位: 現將《2018年灌云縣衛生應急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全面完成各項任務。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其他 時間:2018-05-07 00:00[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關于印發《2018年灌云縣衛生應急工作要點》的通 知
各醫療衛生計生單位:
現將《2018年灌云縣衛生應急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全面完成各項任務。
附件:2018年灌云縣衛生應急工作要點
灌云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018年3月31日
附件:
2018年灌云縣衛生應急工作要點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全縣衛生應急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緊緊圍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和其他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兩大任務,貫徹落實衛生應急規劃,進一步健全衛生應急體系,完善聯防聯控指揮決策協調機制,全面提升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處置水平,充分發揮衛生應急在建設“強富美高”新灌云、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一、以規范化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
規范化建設是筑牢衛生應急基礎性工作,各單位要把這項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點工作抓好抓實。應急管理規范化工作,各單位要按照省2015年規范化指導意見的要求,在體系建設、制度管理、信息化建設、隊伍和裝備、培訓演練、監測預警、社會動員以及事件處置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推進。規范化建設工作,要按照十三五規劃和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高標準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各單位要認真準備,迎接省衛生計生委示范縣(區)復評工作;我委將加強督查和評估,重點在信息化、制度化和裝備等方面的進一步完善。同時繼續推進規范化鄉鎮(街道)建設工作,已開展地區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尚未開展地區要抓緊推進,進一步夯實基層衛生應急基礎,年內確保至少完成一個規范鄉鎮(街道)建設工作。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建設工作,各單位要按照國家兩個規范的要求和省衛生計生委規范化建設評估標準,積極推進疾控機構和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在機構職責、應急準備、檢測與風險評估、信息報告、應急響應以及技術指導等方面全面規范。
二、以內涵建設為要務,不斷提升基地醫學救援能力
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既要擔負重大和復雜事故災難的救援任務,還要完成技術指導、人員培訓、制度規范等任務。縣緊急醫學救援基地要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和核心能力建設,對照建設標準和職責任務,完善緊急醫學救援預案、技術方案、程序流程、工作規范和管理制度。按照連云港市市縣兩級緊急醫學救援基地考核評估標準,從規劃種類、業務指導、建設標準、隊伍管理、培訓演練、物資儲備、督查考核等7個方面全面加強內涵建設,嚴格執行服務規范、服務標準和工作流程,加強日常規范管理,注重工作質量考評,提升緊急醫學救援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尤其是要加強院內突發事件應對的演練和院內院外的無縫銜接機制建設,確保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急隊伍拉得出、傷員收得下,緊急醫學救援工作科學有序展開。
三、以風險防控為重點,提升早期預警能力
各單位要進一步完善風險監測方法,加強和完善網絡直報系統的個案監測和事件監測報告,探索突發急性傳染病主動監測、癥狀監測和異常情況監測,進一步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方法和制度,提升早期識別和處置風險的能力。要推進突發急性傳染病、中毒等應急檢測實驗室軟件和硬件建設,提升實驗室快速準確檢測、篩查和鑒定能力。依托院前急救聯網運行機制,發揮聯防聯控機制作用,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預警研判通報機制,力爭做到早預警、早發現、早通報、早處置。
四、以培訓演練為載體,提升實戰能力
國家衛計委將2018年定為衛生應急培訓演練年,要求各單位以實戰能力為目標強化培訓演練。我委將加強對衛生應急行政管理人員、公共衛生事件管理人員和緊急醫學救援管理人員培訓,以期提高各單位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繼續加強縣直單位合作開展綜合衛生應急演練,我委將和縣醫院聯合開展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各單位要制定培訓演練計劃,突出重點,結合自身實際,特別是基層的應急管理和參與人員,有針對性的開展跨區域、跨部門、跨專業的培訓演練,既要關注諸如交通事故救援和禽流感防控方面的多發事件的培訓演練;還要對小概率事件如燒傷、中毒等突發事件的救援培訓演練,確保對各種類型的突發事件處置的預案、流程、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數。
五、以信息化建設為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進一步完善120聯網運行及預警,拓展12320衛生熱線服務功能,強化衛生應急宣傳服務,全方位提升衛生應急信息化水平。省衛生計生委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管理系統已通過驗收并已上線,縣直單位要在工作中抓緊使用,落實專人負責。在推進信息化過程中既要與國家和省、市信息化工作的融合,又要與當地健康信息化工作一體化,確保衛生應急信息化的整體性和統一性。
六、以自救互救素養提升工程為引導,提升社會協同水平
全民自救互救素養提升工程是健康灌云以及健康促進工程的重要內容,各單位要按照我委制定的指導意見和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工作進度,爭取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創新工作方法和措施,結合12320宣傳日、世界急救日、防災減災日等,繼續推進衛生應急自救互救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六進”活動,持續開展衛生應急知識的宣傳和普及,特別是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的自救互救普及性培訓年度覆蓋率不低于25%,讓衛生應急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用方便技能,逐步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
七、以人民健康安全為中心,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一是做好H7N9聯防聯控工作。雖然目前疫情有所緩解,但是因為傳統的家禽養殖和消費方式沒有根本性改變,再次形成疫情的風險是存在的。同時,省內也出現了新的亞型,希望各單位持續與農委、工商等部門加強聯系,堅持源頭防控,確保有效應對。二是做好各類輸入性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各單位要密切跟蹤國際疫情動態,對中東呼吸綜合征、黃熱病、埃博拉等傳染病存在傳入我國的風險,做好防控的各項準備和有效處置,重點做好學校及托幼機構的流感、手足口病、諾如病毒感染、水痘等急性傳染病防控工作。。三是做好緊急醫學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針對交通事故、爆炸及其帶來的衍生事故較多的現狀,要高度重視批量病人的現場處理、安全轉運和定點醫院救治應對準備和處置,特別是各類各級緊急醫學救援基地要承擔起衛生應急救援的職責。年內,各單位完成本單位應急隊伍成員個人防護物資裝備配備工作。四是做好重大活動衛生應急保障工作。重大活動衛生應急保障工作反映了衛生應急的綜合保障能力,既包括應急準備又包括現場處置,要從預案開始到每一個環節高度重視充分準備,確保萬無一失。五是應急值守和信息報告工作。加強監測、預警,特別是保持應對突發事件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加強值班值守,做好分析評估,保障信息系統通訊暢通,確保信息報告快速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