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qoqe"></ul>
    <tfoot id="mqoqe"></tfoot>
    <button id="mqoqe"></button>
    <ul id="mqoqe"></ul>
  •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信息公開目錄 >>規劃計劃
    索 引 號 014289132/2025-00021
    發布機構 灌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文日期 2025-01-09
    標 題 關于灌云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文 號 無號 主 題 詞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內容概述
    時 效 有效

    關于灌云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信息來源:灌云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時間:2025-01-09 16:25[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縣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文件(二)


    關于灌云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

    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25年1月7日在灌云縣第十七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灌云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全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24年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在縣委的正確領導、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工業立縣、產業強縣”戰略不動搖,堅持“擴大總量,提升質量”,緊盯“打造連云港萬億石化產業集群的重要板塊”目標定位,較好地完成縣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主要指標預計完成情況為:

    ──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7.5億元,同比增長7%,達人代會計劃(下同)。

    ──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績)25.31億元,增長1%,低于計劃5.2個百分點。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4億元,同比增長2%,低于計劃6個百分點;工業投資200億元,同比增長21.4%,高于計劃13.4個百分點。

    ──完成限上批零住餐貿易額92.6億元,同比下降0.5%,低于計劃10.5個百分點。

    ──完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80元,增長6.5%,低于計劃1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90元,增長5.4%,低于計劃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70元,增長7.4%,低于計劃1.2個百分點。

    ──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7億美元,增長0.4%,完成計劃的83.3%;實際利用外資3500萬美元,完成計劃的43.8%。

    (一)著力推動高質發展,產業質效穩步提升。工業經濟快速躍升。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落實各類獎補政策,推動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工業用電量分別增長13.8%、14.4%、43.3%,工業投資增長21.4%。強化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新入庫規上工業企業30家,新增上云企業1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優化農業結構和質量提升,著力提升農業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數字化。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82.4萬畝,糧食總產量88.2萬噸,建成2023年度高標準農田6.8萬畝;生豬飼養量達105萬頭、出欄69萬頭,新建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1個;毛蝦產量達2203噸。實施省級糧食作物綠色高產高效豐產片11個,奇泉醬油獲得全市首家醬油產品綠色食品認證;我縣育成的大豆品種首次進入國家區域試驗,榮獲“科創江蘇”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新增各類農機裝備1586臺套,其中新增智能化農機具180臺套。建成省級智慧牧場1個。服務業發展趨穩趨好。完成規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5億元,同比增長20.9%;實現批零住餐貿易額323.4億元,同比增長6.5%。依托主題服飾產業園等載體,完成電商交易額、網絡零售額280億元、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20%,新增跨境電商50家;郵政行業寄遞業業務量超1.2億件,增幅位列全省縣區前列。加快構建現代物流網絡,天盛物流、主題服飾物流園、蓋世物流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

    (二)主攻重大項目建設,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強化政府投資引導。加大上級資金爭取,累計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6個,發行資金規模4.6億元;爭取國債項目5個,下達資金1.7億元。緊抓重點項目建設。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壓艙石作用,51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0.8億元,其中47個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49.9億元。31個新建產業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嘉澳生物航煤、堿廠搬遷升級改造、盛邦新材芳綸、LNG儲備站、恒邦智紡等25個項目建成投產或實現試生產前調試。52個縣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7.5億元,其中38個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5.9億元。全力推進招商引資。積極探索“基金+招商”新模式,設立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依托“1+N”區鎮融合聯動招商機制,開展精準化、專業化、市場化招商,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重點產業項目117個,其中1-10億元項目106個,10-50億元項目10個,50億元以上項目1個。新開工重點產業項目90個,其中1-10億元項目77個,10-50億元項目1個。

    (三)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國企改革,組建江蘇云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云鼎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南北結對幫扶合作不斷深化,推動江陰灌云紡織服裝、裝備制造等產業聯動發展,江陰灌云工業園區智能裝備產業園啟動建設。穩步推進和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完成282個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創新支撐不斷增強。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等各項獎勵政策,嘉澳100萬噸/年廢棄油脂轉化生物質能源示范項目(一期工程)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道眾、美特森獲批省級瞪羚企業,耀科鋁業“協同高強塑與承壓可靠性的鋁合金組織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榮獲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全年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實施“云山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和“灌河本土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成功舉辦2024年第三屆“灌河云山”英才周。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綜合查一次”改革全面推廣,審批服務實現“一網通辦、一次辦好”。“高效辦成一件事”全面落實。全面推行“互聯網+招標”,招投標全程電子化加速推進,實現CA互認與全面在線監管。

    (四)協調推進城鄉融合,鎮容村貌煥然一新。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成南京東路、華山路、衡山南路等道路建設,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0個,打造口袋公園2個,勝利西路、水利北路和寶康路等3條2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提前完成;鎮街污水處理能力持續提升,9座建制鎮污水處理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推進全面鄉村振興。堅持規劃引領,編制完成全縣251個行政村(發展村)村莊規劃;繼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完成改廁3萬戶;實施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56戶,改善農房803戶;建成農村生態河道26條182公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管控)達49.7%;實施富民強村幫促行動,實施上級鄉村振興銜接資金項目14個。鄉村環境不斷改善。開展重點區域大氣污染問題“清底”行動,對501個重點區域內的工業源、生活源、移動源、工程源進行全面排查;全力推進五灌河燕尾閘斷面達標,74個入海排口通過省級審核,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100%,國省考斷面優III比例達100%。

    (五)聚焦人民生活品質,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組織實施10件民生實事,推進民生實事有溫度可感知。社會事業提檔增效。教育資源不斷優化,小伊中心小學和雅樓重建工程主體竣工驗收,高考本科達線2140人,其中本一達線首次突破900人。醫療衛生體系不斷完善,縣醫院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等級提升至B級,國家級重點學科專項精準幫扶工程有序推進,標準化肝膽腫瘤診療中心項目成功掛牌。文化體育蓬勃發展,縣體育館提升改造工程順利竣工,省“全民健身強基工程”試點工作獲省體育部門充分肯定,縣博物館晉升國家三級館;大伊山旅游度假區通過省級旅游度假區復核,叮當古鎮獲評市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民生保障持續改善。穩定和擴大就業,舉辦各類招聘活動78場次,城鎮新增就業6731人,發放“富民創業貸”2.6億元,公共技能實訓鑒定基地建成使用。持續推進參保續保,新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7390人;職工醫保參保7.25萬人,居民醫保參保67.15萬人。強化民生保障,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特困供養金、困難兒童保障資金、殘疾人兩項補貼等2.2億元。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等專項行動,生產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深入推進法治灌云建設,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二、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環境嚴峻復雜,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加。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連云港萬億石化產業集群發展、江陰灌云結對幫扶合作持續深化等發展機遇疊加;連淮高速改擴建工程、連宿高速灌云至沭陽段加快建設,連宿高速徐圩至灌云段建成通車,宿連航道投入使用,綜合立體交通優勢凸顯;盛邦新材芳綸、嘉澳生物航煤等百億級企業產能逐步釋放。綜合判斷,2025年全縣主導產業鏈將得到進一步強化,工業增加值占GDP中的比重穩步提高,工業經濟呈現加快躍升的良好態勢。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對連云港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委全會工作要求,按照縣委決策部署,安排2025年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1.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

    2.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增長20%;

    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8%;

    4.外貿進出口總額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0.5億美元;

    5.批零住餐貿易額增長15%;

    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

    三、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措施

    2025年,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縣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為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切實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做大工業經濟規模。突出“一核五級”主導產業,鏈式壯大產業集群,推動嘉澳生物航煤、盛邦新材芳綸、堿業公司升級改造、苯二胺等項目逐步釋放產能、紫燕食品、科倫多配料、恒邦智紡、鷹游紡織產業園等企業提質達效,加快培育華能清潔能源、銳巴新材料等20強工業企業,力爭年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5家以上,拉動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增長20%以上。拓展提升服務業態。持續做強電商產業,鼓勵傳統外貿企業轉型跨境電商,全年新增跨境電商30家,確保年內電子商務交易額、網絡銷售額分別達到300億元、80億元。完善提升縣城區商貿體系,突出九龍港廣場綜合體、萬達廣場綜合體等綜合輻射帶動作用,加大批零住餐企業培育和采取“個轉企”“工貿分離”等措施,確保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業85家以上。加強服務業招商引資政策研究,發揮“海港”“空港”雙港聯動優勢,高標準打造物流基地和智慧物流產業鏈,確保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25家以上。大力推進“以舊換新”,促進居民剛性和改善型住房消費,力爭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50萬平方米以上。

    (二)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落實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實施改革創新事項5個。進一步規范招商引資,主動對接省級層面招商引資正面清單,積極探索產業鏈招商、場景招商、營商環境招商等新模式。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快推進國有資金清查利用,提升國企核心競爭力。持續推進“綜合查一次”改革。穩步推進公共事業和公共服務價格改革。落實好招標投標重點事項任務清單。加快創新主體培育。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健全“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年內申報高新技術企業30家。落實專精特新三年行動計劃,強化動態認定、梯度培育,確保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家,新增市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家。充分發揮灌云(江陰)科創飛地效能,組織開展“百企千才”舉薦工作,深化“雙招雙引”,放大科技鎮長團、高校聯絡站陣地效應,落地轉化高層次創業項目超10個。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縣城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項目建設進度;圍繞國家重點任務支持方向,加快“兩重”項目儲備,切實提高儲備項目的精準性和成熟度。加力做好“兩新”工作,強化政策宣傳,加快消費品以舊換新縣級初審及申報流程,充分發揮好帶動效應;加強設備更新供需對接和項目儲備,啟動15年以上住宅老舊電梯等存量設備更新。

    (三)主攻重大項目引建,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重大項目“線上代辦”和“線下代辦”,常態化開展“準入即準營”,著力解決企業、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完善招商創新機制。適應招商政策轉換新階段、新要求,提升全縣招商專業化水平,積極探索基金招商新路徑,搶抓石化產業基地拓展擴張機遇,依托江陰灌云合作共建,赴長三角地區、北京、深圳等重點區域及海外開展招商活動,力爭全年新簽約過億元項目160個,過10億元項目15個,力爭在50億元、100億元項目上取得新突破。狠抓重點項目建設。強化政府投資引導,深入研究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國債及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等各類建設資金扶持方向,充分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政策,進一步加大優質項目儲備,提高項目的科學性、可行性以及前瞻性。強化要素供給保障,緊盯全縣81個重點產業項目,完善縣四套班領導包保、鎮街園區領導主管和項目具體聯絡員對接的三級包保體系,加快恒基鋰電池、鉆石木新材料、歐立可添加劑、氟林儲能電池等新建項目的前期手續辦理及開工建設,重點推進嘉澳生物航煤(二期)、中創PCR、盛貫油脂、成泰樂家預制菜、微立佳電器等續建項目,確保44個市級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52.6億元,27個新建產業項目一季度開工率80%以上、上半年全部開工建設,力爭24個計劃竣工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強化園區要素支撐。擴張提升臨港產業區。全力推進化工園區擴區,加快啟動24.36平方公里石化基地拓展區儲備區,確保全年引進重點產業項目32個以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以上。推進深海排放、物料管廊、中水回用、自來水廠改擴建工程,確保三號碼頭、危化品碼頭建成使用。提質增效經濟開發區。強化“一區多園”產業布局,圍繞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應稅銷售超百億的目標,確保全年引進過億元重點產業項目40個以上,新增規上企業10家以上;用活用好南北共建區域政策,依托江陰灌云工業園區,加強灌澄產業深度聯動,力促已簽約項目盡快落戶落地灌云;持續推進“僵尸企業”和閑置低效用地整治,全年整治面積1000畝以上。推動空港片區、北部片區聯動發展。鎮級工業集中區以配套服務“兩大園區”為方向,依托自身稟賦,提高各自園區承載能力。

    (四)加快城鄉統籌步伐,優化鎮村生態環境。堅持把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系統謀劃,聚焦重點,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圍繞完善功能品質,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成水利路黑色化、珠江九年制規劃二路、長江路西延二期、劉莊綜合樞紐(云山北路北延)等道路建設。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以“小切口”來改善“大民生”,改造老舊小區3個。重點推進縣城區污水提質增效2號達標區一期建設,新建1.4平方公里居住小區陽臺水、車庫水管道改造及市政道路錯混接改造。推動全面鄉村振興。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82萬畝以上,建設高標準農田3.8萬畝。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農民合作社10家、示范家庭農場15家。穩定生豬生產,全縣生豬存欄32萬頭、出欄50萬頭。加快和美鄉村建設,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推進12個行政村開展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推進306個村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項目建設,持續推進農村戶廁改造。新建25條103公里農村生態河道,力爭農村生態河道總覆蓋率達到49.1%。平穩推進“富民興村貸”授信審核,多措并舉增加村集體收入,推動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穩定保持在30萬元以上,90%的村集體經營性收益達12萬元以上。優化鄉村生態環境。加強河道治理和保護,落實“一河一策”精準管控,確保水環境國省考斷面優Ⅲ比例達到100%。加快推進灌西鹽場、洋橋農場等養殖池塘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工程建設,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強畜禽養殖廢水管理。強化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深度治理,嚴控秸稈露天焚燒等違法行為,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五)推動社會事業發展,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堅持以人為本,高水平編排和推進年度10件民生實事,清單式管理,項目化實施,不斷優化公共服務,提升民生福祉。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加快高新區高級中學建設;支持灌云中專申辦五年制高職辦學單位,加快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中小學高層次人才“新333工程”“521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和新“361”工程,選拔和培養骨干教師隊伍。推動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力爭高考本科達線人數再創新高。深入推進健康灌云建設,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持續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加快實施優質醫療服務行動,加強急診科建設,提升危重癥院前急救的能力水平,建有特色科室的鎮街衛生院比例提高至90%以上。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體公共設施,全力備戰第二十一屆省運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就業優先,圍繞主導產業用工需求,搭建“線上+線下”就業供需平臺,多方籌集就業崗位,精準幫扶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實施“社保為民 風雨同行”擴面專項計劃,確保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增參保6000人以上。持續推進DIP支付方式改革,全面促進藥品耗材陽光采購落地落實,藥品網采率保持在97%以上,醫用耗材網采率保持在95%以上。持續提升農村養老機構改造升級,護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70%,全面達到二級以上養老服務水平;加強惠民殯葬設施建設,建成縣殯儀服務中心。

    高質量推進“十五五”規劃編制,科學研究提出“十五五”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指標,積極謀劃事關灌云發展全局和長遠的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改革舉措和重大工程項目并爭取納入國家及省市規劃《綱要》。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高舉“工業立縣、產業強縣”發展大旗,堅定信心,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奮勇爭先,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灌云新實踐。


    附表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2024年計劃執行情況和2025年草案

    指標

    單位

    2024年目標

    2024年預計完成

    2025年預期目標

    總量

    ±%

    總量

    ±%

    總量

    ±%

    1.地區生產總值

    億元


    7

    487.5

    7


    7

    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

    %



    13.5


    14

    2.工業應稅銷售收入

    億元


    200

    14.4


    20

    3.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8

    284

    2


    8

    其中:工業投資

    億元


    8

    200

    21.4


    8

    4.限上批零住餐貿易額

    億元


    10

    92.6

    -0.5


    批零住餐貿易額

    億元


    323.4

    6.5


    15

    5.外貿進出口總額

    億美元

    3.24


    2.7


    3


    6.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0.8


    0.35

    337.5

    0.5


    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5

    31380

    6.5


    7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7

    38490

    5.4


    6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6

    24570

    7.4


    8

    注:物價穩控、節能減排、生態環境、安全保障等約束性指標按省市下達任務執行。

    版權所有:灌云縣人民政府 灌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 網站地圖 >
    備案號:蘇ICP備06034732號 蘇公網安備 32072302010045號 網站標識碼:3207230037  
    地址:江蘇省灌云縣幸福大道 聯系我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99re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资源|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ri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国产92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久久精品青青草原伊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91久久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