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4-00331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 發文日期 | 2024-08-29 |
標 題 | 對縣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第10號建議的答復 | ||
文 號 | 灌農建議字〔2024〕3號 | 主 題 詞 | 農業、林業、水利/其他 |
內容概述 | 無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時間:2024-08-29 17:28[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黃繼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鄉村振興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我縣鄉村振興工作的關心和重視。建議中提出的相關建議,我單位表示支持,將在政策職責范圍內積極推進相關工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一、關于重點解決人才問題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近年來,我縣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基層黨建“五聚焦五落實”深化提升行動,著力建強基層骨干隊伍,吸引優秀人才扎根農村、服務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人才支撐,2022年以來我縣每年招募10名左右高校畢業生到我縣鎮街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幫扶鄉村振興等“三支一扶”服務,按照基層事業單位新招錄人員工資福利落實相關待遇,對服務滿6個月的人員發放一次性安家費。每年協調編辦拿出一定數量基層事業單位崗位,定向招募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人員。
結合市鎮村三級推選與專家評審方式,挖掘培育“土專家”“田秀才”,提升鄉土人才職業認同感、社會價值感和個人榮譽感。2024年將舉辦各類相關培訓班30期以上、培訓“新農人”不少于3000人次。強化實訓基地支撐,我縣依托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園區等資源,打造了一批示范性教育培訓基地,有效發揮人才培養、吸引、集聚作用,累計5家“田間學?!鲍@評市級以上實訓基地,其中省級以上4家。推選更多全國農業技術能手、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江蘇省產業帶頭人“頭雁”,并對“頭雁”農業經營主體給予更多政策扶持。
根據農技人員工作性質和業務水平,縣農業農村局每年將我縣農技人員送往揚州大學、蘇州農業職業技術、江蘇農林等高等院校進行5天以上脫產培訓7-8期,累計110人次以上,通過現場教學與理論學習相結合方式,及時更新農技人員業務知識,提高服務水平與實效。
二、關于大力發展產業
近年來,我縣依據全縣農業總體布局規劃和高效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優化了“西菜中糧東漁”的農業產業空間,做強“優質稻麥種植、規模畜禽養殖、海淡水養殖、設施栽培”等4大主導產業,做大“食用菌、蘆蒿、大豆+豆丹、稻漁(藕蝦)綜合種養、紫蘇、葡萄、西甜瓜”等7大特色產業,補齊農產品加工環節短板,以二產聯兩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發展糧油類主導產業,2023年我縣糧食產量實現二十連豐,糧食平均單產483.9公斤/畝,其中水稻單產623.4公斤/畝(居全市第一)。特糧特經工作獲得省特糧特經高產競賽一等獎,南崗鎮獲評省甘薯特色小鎮,楊集鎮獲評大豆豆丹綜合種養特色小鎮。發展蔬菜類高效農業,我縣綠色蔬菜保供基地全部完成建設內容,納入省“菜籃子”保供基地名錄。我縣主要蔬菜種植品種有蘆蒿、淺水藕、西甜瓜、西紅柿、紫蘇等。品品鮮牌真姬菇、善水益云牌草菇分別獲首屆長三角好鮮菇品鑒推介活動特金獎、金獎。樂農蔬菜種植合作社灌鮮牌密刺黃瓜獲得江蘇省第二屆好黃瓜特等獎,灌云馬亮果蔬家庭農場生產的西甜瓜獲得江蘇省西甜瓜金獎。
畜禽養殖業穩定發展。2023年度全縣生豬飼養量96.09萬頭,生豬出欄58.8萬頭,其中規模出欄53.07萬頭,大中型規模養殖比重88.4%;全縣家禽飼養量1977.57萬羽,蛋禽存欄51.73萬羽,規模養殖比重約76%;肉禽全年出欄1512.42萬羽,規模養殖比重96.54%;奶牛存欄825頭,規模養殖比重100%。全縣建有畜禽原種場2個、種公站1座、擴繁場7個、生豬供精站1座,建有規模豬場129個、規下畜禽場603個,建有部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4個、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3個,2023年新增省級數字智慧牧場1個,建有龍大肉食生豬屠宰與加工廠。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通過招商引資、項目扶持、政策優惠等多種方式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先后引進連云港銀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連云港紫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江蘇品品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農業企業,并逐漸培育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連云港紫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江蘇品品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評為“省農業產業鏈骨干企業”,灌云縣農產品加工集中區被評為“高水平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
下一步,我縣將以培育提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為抓手,致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促進縣域農業產業化發展。組織實施農產品加工能力建設項目,支持農業龍頭企業提升產能,提高銷售收入,企業得到發展壯大,龍頭企業等級得到提升。引導龍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推動加工程度由初變深、加工產品由粗變精。壯大糧食收儲加工企業,把新上規模糧食加工企業作為扶持重點,支持大米加工企業,提高糧食的附加值,重點支持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糧食產業鏈條。著力探索“生態產業立村、農業產業富村、科技產業強村、旅游產業興村、電商產業活村”等鄉村振興新路子,打響“灌云大豆、大豆之王”品牌,持續做好生豬穩價保供,大力培育蘆蒿產業和豆丹產業,全力推進鄉村產業做大做強、做精做優。
三、關于首要解決資金問題
自“十四五”以來,我縣財政部門全面落實中央省市縣關于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統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全力匯聚資金合力,不斷提高資金整合的深度和質量,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來,灌云縣財政局配合農業農村等主管部門,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各類涉農補助政策、項目和資金,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在保持一般公共預算對“三農”投入總量和占比雙超的同時,認真研究政策,逐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在農業農村方面的支出比例,用好政府專項債券,多渠道籌集資金,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四、關于加大對農村基礎建設的投入
堅持規劃引領,加強縣域統籌,持續優化鄉村生活、生產和生態空間。按照急需先編的原則,加快編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堅持自下而上,農民參與,加快推動問題戶廁整改提升,鼓勵引導新建(整改)問題戶廁進院入室,加強已改戶廁管護,優化農村公廁布局。統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戶廁改造有效銜接,因地制宜采取接入城鎮污水管網、建設集中或分散式處理設施、資源化利用等技術路徑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健全完善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規范配備村莊保潔人員,科學設置垃圾收集點,加強農村垃圾中轉站建設,合理配置垃圾收集轉運車輛,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加快推進村組入戶道路建設,切實改善村民出行條件。完善河(湖)長制工作機制,強化水體公共空間治理,深入推進農村生態河道、骨干河道、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持續改善農村居民住房條件,注重鄉村原有形態、現有肌理保護,引導農民通過多種形式自我更新住房。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四季戰役”行動,通過集中攻堅與常態化管護相結合,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五、關于培養農業科技研發人才
發揮政策引導優勢,持續完善鄉村振興人才政策體系,有效促進高層次農業人才引進和培養,發揮載體育成優勢,推進校企戰略合作項目建設,持續邀請農業專家來灌云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建立農業產教融合長效機制,推進科技賦能灌云特色農業可持續發展。2023年我縣邀請揚州大學農業科技發展研究團隊來我縣開展助農服務,簽約建立了“科創中國’·肉羊產業鏈示范基地”和“揚州大學產學研合作基地”。
再次感謝您對我縣鄉村振興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今后對農業農村工作獻計獻策,與全縣相關部門一起,共同為我縣鄉村振興和三農工作作出新的努力。
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202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