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4-00445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民政局 | 發文日期 | 2024-08-16 |
標 題 | 關于縣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第75號提案的答復 | ||
文 號 | 灌民政提案字第〔2024〕08號 | 主 題 詞 | 民政、扶貧、救災/其他 |
內容概述 | 無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灌云縣民政局 時間:2024-10-14 14:56[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王連平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建立農村老人服務體系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事關億萬農村老年人幸福生活,事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灌云縣民政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集體互助、家庭盡責,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強化農村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著力提高農村養老服務質量水平,更好滿足廣大農村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為加快推進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成熟定型奠定堅實基礎。主要工作包括:
一、加強農村養老服務網絡建設
一是拓展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功能。推進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根據需要設置失能或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加強護理型床位建設。充分發揮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拓展資源統籌、實訓示范、技術指導等功能。支持縣域公辦養老機構或其他管理服務水平高的民辦養老機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等依法組成服務聯合體,連鎖化、品牌化、集約化運營。
二是推進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推進同興、楊集、侍莊、南崗等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等養老機構轉型,建設成為具有協調指導、全日托養、日間照料、居家上門、服務轉介等功能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原地改造升級項目不調整規劃用途,不額外占用建設指標。基礎設施設備老化、消防設施不達標、入住率低且不具備整改條件的,因地制宜進行撤并。
三是增加村級養老服務點。將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等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村莊規劃。建立政府扶持引導、村集體組織建設、老年人自愿入住相互幫扶、社會廣泛支持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鼓勵基層老年協會參與服務管理,廣泛開展代買代辦、尋醫送藥、探訪關愛、學習交流等互助幫扶活動。結合實際需要,依托有條件的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等開辦老年食堂、設置老年助餐點,探索鄰里互助、設立“中心戶”多戶搭伙、結對幫扶等模式,靈活多樣開展助餐服務。結合村容村貌提升,開展農村無障礙環境建設,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推動養教結合,鼓勵有條件的農村養老機構建設老年教育學習點。開展農村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素養。
二、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質量水平
一是加強服務安全監管。強化農村養老機構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建筑、消防、醫療衛生、食品、服務等安全底線要求,加強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建設。創新綜合監管機制,利用智能定位、視頻監控等信息技術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民政部門依法落實行業管理和安全監管責任,指導做好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民政部門、市場監管部門依職責強化農村養老服務機構食品安全管理。應急管理部門、消防部門負責指導做好農村養老服務應急管理和消防安全工作,提升火災防范和應急救援能力。
二是推進醫養康養相結合。做實鎮醫療機構與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簽約合作機制,建立就醫綠色通道。支持醫療機構執業醫師、鄉村醫生到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老年人家庭巡診,上門提供健康監測、醫療護理、康復指導等服務。實施基層衛生健康人才培養項目,重點提升鄉村醫生對主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能力。
三是提高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養老服務水平。結合遷入地人口規模、老齡化程度、服務可及性等因素,合理設置安置點養老服務設施,與遷入地區公共服務設施一體規劃、一體建設。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等資金可將安置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支持范圍。加強遷入地特別是大中型集中安置點養老服務人員隊伍建設,推動養老護理員等人才在安置點就業。
三、健全農村養老服務工作機制
一是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推廣“黨建+農村養老服務”模式,依托村級黨組織落實政府投放農村基層的養老服務資源。鄉鎮黨委和村級黨組織要將農村養老服務作為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內容,利用區域黨建平臺,組織黨員、干部下沉參與農村養老服務工作。支持村民委員會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參與做好分散供養特困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服務,組織開展互助養老,督促贍養(扶養)人履行贍養(扶養)義務。
二是激發村集體和村民發展養老服務內生動力。將集體經營收益用于發展養老服務。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共同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農房和閑置宅基地,依法將相關收益用于養老服務等農村公益事業支出。在確保房屋安全的前提下,支持村民利用自有住宅或租賃場地舉辦養老服務機構,幫助提升消防、建筑、食品等安全水平。鼓勵農村家庭照護者積極參加相關技能培訓,支持其更好照顧老年人。鼓勵成立以低齡健康老年人、農村留守婦女為主體的農村養老互助服務隊,其中符合條件人員參加技能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三是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支持各類社會力量投資發展農村養老,優先提供便捷可及、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的普惠養老服務。探索建立養老志愿服務激勵與評價機制,推廣“積分超市”“志愿+信用”等模式。提高服務資源利用效率。加強閑置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綜合利用,優先改建為養老機構、老年食堂、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老年大學學習點等農村養老服務場所。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盤活供銷合作社閑置低效資產,參與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要求、依法取得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所有權人可以按照國家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有關部署,依法通過出讓、出租、合作等方式引入社會力量建設養老服務設施。
四是強化農村老年人養老保障能力。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推動參保人通過多繳費、長繳費提高養老待遇水平。鼓勵農村居民參加個人養老金和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醫療保障部門負責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妥善解決包括農村失能老年人在內的廣大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問題。保障老年人在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收益權量化、權益流轉和繼承等各環節,依法享有知情權、參與決策權和收益權。
五是提升農村養老服務可及性。面向農村留守、高齡、失能、重殘等老年人群體,建立探訪關愛和應急救援服務機制。保留必要線下服務方式和親友代辦渠道,加強公共服務適老化建設。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加快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鼓勵對標記為老年人用品的郵件快件提供適老化配送服務。
縣民政局將持續努力,不斷完善農村老人服務體系,為農村老人創造更加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再次感謝您對農村養老服務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灌云縣民政局
2024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