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3-00494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 | 發文日期 | 2023-09-19 |
標 題 | 關于縣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第49號提案的答復 | ||
文 號 | 灌科提案字〔2023〕2號 | 主 題 詞 | 科技、教育/科技 |
內容概述 | 無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灌云縣 時間:2023-09-19 13:47[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霍步青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促進我縣科技創新的提案》提案收悉,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我縣科技創新事業的關心和支持。經認真閱研建議內容,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縣科技創新工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工業立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突出以務實的舉措集聚創新資源,以精準的工作服務企業項目,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全縣科技創新基礎不斷夯實。2021年我縣成功入選《光明日報》評選的2021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以優化縣內科技創新生態、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助力縣域科技持續向好發展為出發點,出臺了《關于加快科技創新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科技專項支持政策;在我縣財政資金緊缺的情況下,落實兌現平臺載體、高企培育等獎勵資金315萬元,企業獲得感進一步增強。截止2022年底,我縣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2021年底的29家增加到40家,全縣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家,獲批省科技副總16人。
從我縣的科技創新現實情況看,受我縣工業基礎弱、高精尖企業少等因素制約,加之地方財力投入偏少,創新人才引留用缺乏舞臺,企業科技管理人才普遍缺乏,在項目申報、平臺創建、科技企業認定、科技合作、新產品申報等方面突破乏力。我縣在當前和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將主要堅持以下工作方向和重點舉措。
一、以科技創新為突破點,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圍繞我縣紡織服裝、健康食品和裝備制造三個特色產業,成立“織造未來”、“綠色啟航”、“制優致遠”產業鏈黨建聯盟,攻關突破主導產業“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與高校院所產學研對接,共同開展科技創新、推進成果轉化,加強與江南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江蘇海洋大學和省市農業科學院等產學研對接,共同研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成果。
二、以政策激勵為關鍵點,激活企業創新新動能。結合科技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對2021年出臺的科技創新政策進行修訂完善。加大科技孵化器、成果轉化、產學研交流、重大產業創新平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建設科創綜合體、科創飛地、數字經濟、揭榜掛帥、科技金融等方面配套政策。
三、以創新載體為著力點,探索共建共享新路徑。加快江陰-灌云科創飛地建設,開展與江陰在北京、武漢等科創飛地共建共享,切實提升灌云科創孵化載體能級。加強科倫多,銳巴、耀科等重點企業研發機構建設,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對接,建設三站三中心,確保年內規上高企和大中型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同比大幅提升。
四、以培育主體為落腳點,構建創新發展新格局。超前布局企業知識產權,加快擴充創新型主體增量。實現領軍科技企業做大做強,中小微企業蓬勃發展。努力把符合科技型中小企業、高企申報領域要求的企業全部納入培育梯隊。積極整合資源力量,切實解決高企申報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五、以優化服務為切入點,營造營商環境新形象。結合市局開展“研發活動專家行”活動,“一對一”開展指導服務。以轄區內企業技術需求為導向,以高校院所為創新資源,引導企業進行專業對接合作,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解決技術難題。聯合相關部門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服務,促進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征和縣內相關激勵政策的全面落實,切實增強創新主體的“獲得感”,以創新環境的持續優化驅動科技研發活力迸發。
最后,再次感謝您對我縣科技創新工作的支持!
灌云縣科學技術局
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