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4-00437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民政局 | 發文日期 | 2024-06-24 |
標 題 | 對縣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第06號提案的協辦意見 | ||
文 號 | 灌民政提案字第〔2024〕02號 | 主 題 詞 | 民政、扶貧、救災/其他 |
內容概述 | 無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灌云縣民政局 時間:2024-10-14 11:21[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縣教育局:
經研究,現對張茂娟委員提出的關于協力潤心、勠力關愛,讓學生成長充滿“灌云溫度”的提案提出如下協辦意見,供你單位答復委員時參考:
2024年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法》將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督促和指導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具體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承擔,省級人民政府也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由其他有關部門承擔”。改成“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和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負責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相關工作。”
目前我縣困境兒童4420名,其中孤兒96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435名,重殘重病兒童1162名,低保家庭和特困供養兒童2727名,留守兒童1389名。2018年至今,在18個學校投資建設兒童“關愛之家”,依托校園為留守、困境兒童開展關愛服務活動。
一是健全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逐年提高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目前散居孤兒供養標準為1740元/人/月,其他困境兒童按分類保障制度落實標準;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672元/人/月;特困供養基本生活保障標準874元/人/月。上半年發放困境兒童保障資金1603.47萬元,有力保障了困境兒童基本生活,杜絕因家庭貧困造成的輟學、失學現象。
二是建立主動發現機制。常態化開展兒童信息精準化管理,定期對農村留守兒童、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基本情況進行摸排,及時更新系統、掌握底數。將符合條件的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及時納入基本生活保障,對于符合低保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其他困難情況幫助聯合社會資源及其他福利保障,避免未成年人誤入犯罪歧途。
三是強化專業服務指導。打造“蘇童成長灌愛未來”省級協同關愛品牌,在全縣范圍內優選未成年人實踐活動踐習基地,依托政府購買服務,委托專業社工走進校園、踐習基地、未保工作站、村(居)等地開展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關愛服務;開展各類活動130余場,惠及未成年人2000人次。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困境兒童保障政策和防溺水知識等宣講進村居活動,重點對兒童防溺水等暑期安全知識,對兒童父母或監護人宣講法定責任、家庭教育方法技巧、親情關愛溝通交流等方面內容,引導兒童及其家長做好暑期安全防護,履行監護責任,營造和諧友愛的家庭氛圍。
下一步,我局將認真履行職責,狠抓工作落實,重點聚焦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流浪乞討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多措并舉推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護工作,充分發揮民政部門作用。
一是加強部門協作。加強與教育、公安、婦聯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三年行動深入開展。建立健全部門間信息共享、通報會商等工作機制,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二是強化關愛保障。加強鎮(街道)兒童督導員、村兒童主任業務知識培訓,結合定期走訪入戶,引導農村留守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積極關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狀況。爭取專項資金,確保在十四五期間,鎮(街)未保工作站建成率達90%。為轄區內孩子提供關愛服務。
三是提高服務水平。持續推進“蘇童成長”協同關愛機制建設,深入打造灌云縣“灌愛未來”服務品牌,引進社會組織、專業社工和志愿者,為有需求的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個性化、多樣化心理關愛服務,統籌協調多種資源,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四是營造良好氛圍。大力宣傳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聯合有關部門共同開展家庭教育、兒童心理健康等宣傳教育活動,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
灌云縣民政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