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3-00481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 發文日期 | 2023-09-11 |
標 題 | 對縣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第66號建議的答復 | ||
文 號 | 灌農建議字〔2023〕15號 | 主 題 詞 | 農業、林業、水利/農業、畜牧業、漁業 |
內容概述 | 無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時間:2023-09-11 11:48[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蔣勇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統籌做好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我縣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重視。建議中提出的相關問題和建議,我單位表示支持,將在政策職責范圍內積極推進相關工作。
近年來,縣農業農村局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強農業農村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圍繞任務要求,突出工作重點,制定推進措施,細化工作方案,大力推進全縣農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切實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提升我縣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助力打造全縣藍天碧水的清新生態環境。
一、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
編制印發直播稻控減工作實施意見,全縣直播稻種植面積調減10萬畝以上,進一步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隱患。同時制定《灌云縣國省考河流沿線兩側土地規模種植和種植方式調整實施意見》,推進重點河流沿線兩側生態緩沖帶建設。
推進土地集中流轉,在重點河流沿線兩側500米區域范圍內,由鎮街采取措施推進土地集中流轉,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土地集中統一流入。
發展適度規模種植,集中流轉的土地,村集體具備自主經營條件的,由村集體自主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種植;村集體不具備自主經營條件的,由村集體將土地經營權流轉給其他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種植業。
調整農業種植方式,在重點河流兩側2公里范圍內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和種植方式,推廣種植大豆、蔬菜、玉米、油菜、甘薯等旱作物。種植水稻的,推廣機插或拋栽,禁止采取直播方式種植水稻。
推廣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重點河流沿線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減肥減藥技術措施,沿線鎮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要較上年分別減少2%和1.5%以上。
二、強化畜禽養殖管理,加強糞污綜合利用
始終堅持“種養結合、生態還田”的原則,把“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徑應用于治理全程,全面推進畜禽糞污治理及資源化利用工作。推廣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生產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綠色種養的可持續循環生態鏈。
一是建立指導清單。組織開展全區域畜禽養殖現狀調查摸底行動,建立起規模養殖場和非規模養殖場2個指導服務清單,完善全縣鎮村3級網格化監管體系。
二是建立臺賬清單。培訓指導養殖場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做好畜禽糞污收處和消納利用臺賬,及時規范歸檔,做到收集有源頭、處理有數量、消納有去向,全程信息可查。
三是推廣適度種養結合。繼續推進“生態養殖+糞污堆積發酵+綠色種植”的生態模式,推廣家庭農場種養結合模式、異位發酵床養殖技術模式,每年新增3個適度種養結合基地。同時按照《灌云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鞏固提升工作方案》要求,完善非規模畜禽養殖場畜禽糞污收集設施建設。
四是實行巡查全覆蓋。全年開展不少于2次全覆蓋巡查規模養殖場和非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情況,形成問題清單,以書面形式移交責任部門。同步協助開展糞污收處及還田消納指導,跟蹤共享處理信息。
三、推廣水產健康養殖,加快養殖尾水治理
加快推進我縣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確保水產養殖業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將圍繞池塘養殖尾水達標排放,調整養殖結構,優化養殖模式,大力推進池塘生態化改造,提升池塘養殖尾水治理水平。
全面開展池塘養殖情況調查摸底。全面調查核實池塘養殖基本情況,包括所在養殖主體、養殖品種、養殖面積、養殖模式、養殖進排水情況、尾水處理設施建設使用情況、尾水水質狀況及池塘周邊環境等,為制定池塘生態化改造方案和實施計劃提供基礎信息。
制定池塘生態化改造實施方案。根據既定的改造計劃和建設要求,對照《灌云縣養殖池塘生態化改造實施方案》(2019-2022年),選擇適合的模式,對連片池塘進行科學規劃和設計,集中實施生態化改造。探索池塘生態化改造示范模式。采取先進實用尾水凈化處理技術,因地制宜開展尾水治理技術(模式)示范,重點推廣“三池兩壩”、“四池三壩”等集中連片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模式;探索“流水槽+”、尾水原位凈化、池塘+稻漁綜合種養等尾水處理模式。推進智慧水產養殖,引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水產養殖生產深度融合。
四、強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為做好年度秸稈離田多種形式利用,同時加強大氣質量管控及重點流域水體污染防治工作,夏秋兩季農作物收割期間,全面推進秸稈離田利用工作,其中善后河、車軸河、通榆河、叮當河、五灌河、東門五圖河、新沂河等重點河流沿線兩側行政村、秸稈離田利用項目村以村為單位全面實施秸稈離田利用。同時,推進各鎮街開展國省干道沿線秸稈離田工作,大力推廣機械化打包離田利用,加強秸稈堆場建設,因地制宜建設一批高標準秸稈存儲堆場,保證秸稈質量,增加秸稈利用效益。
五、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在全域范圍開展以“治三亂促三化”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治理創建73個縣級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示范村、10個市級生態美麗宜居鄉村,13個行政村爭創省級生態美麗宜居鄉村,通過示范帶動,引領全縣村莊整體環境提質升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我縣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以空間治理、垃圾整治、污水處理、廁所改造、綠化美化、基礎設施建設、公用服務設施配套和產業發展為主攻方向,重點培育,全面推進,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示范村,以此為標準帶動全縣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提升農民生活品質,推進全面小康建設。
再次感謝您對我縣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今后對農業農村工作獻計獻策,我們共同為我縣鄉村振興和三農工作做出新的努力。
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2023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