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8 10:42 信息來源:灌云[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聞名遐邇的大伊山神仙洞,是個天然的洞穴,內有石床、石刻,能容十余人。洞口朝南,俯瞰山下縣城,歷歷在目。遠眺沂河,如一條巨龍,伸入海中。洞前白云飄飄,飛鳥穿梭而過。山崗籠罩著綠樹叢叢,眼下的山前河水碧波長流。小橋三兩座,時有人來人往。山麓下雞鳴犬吠,田垅上阡陌交通,牛聲哞哞,羊聲咪咪,一派田園風光呈現眼簾。身臨其境,怡神悅目,似仙非仙,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從前,洞口右側的山間臺地上,有一座巍峨輝煌的廟宇,為唐代所建,名曰白云觀,至宋代改名叫三清觀,根據文獻記載,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曾召見終南山道士丘處機(長春真人)封為國師,命其總領道教。丘處機巡游各地,先到大伊山后到云臺山。與海州刺史臧夢解交涉,對三清觀進行了擴建修飾。明代因兵焚而毀。1970年觀內有一朱姓大仙姑,年96歲,死于非命。
在宋代以前,神仙洞和三清觀,屬于全真龍門派道教的建筑形式。為道教各路神仙匯聚的道場。南宋紹興年間,金世宗大定時,正是兵荒馬亂時期,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說家洪邁曾寓居大伊山三清觀一個時期寫完了《夷怪志》第三卷。全卷十一篇,有七篇以大伊山、海州、云臺山的人和事為題材,著作了筆記小說,刊刻發行于全國。
此七篇小說是:以神仙洞為背景的《大伊山神》;以海州文人睢佑卿愛情故事為題材的《睢佑卿妻》。以海州逐虎一事為題材的《海州虎豕》,以南城發現紫金蛇為題材的《東海紫金竹》;以朐山、云臺山、大伊山等地的異聞鐵事寫了《蓑衣先生》、《無頦鬼》、《長人國》。
宋代著名詩人陸游曾在《題夷堅志后》詩中推重此書:“豈惟堪史補,端足擅文豪。”(《劍南詩稿》卷三十七)清代大學士阮元逗留大伊山好友楊鈍家,二人對此書評價說:“書中神怪荒誕之談,居其大半,然而遺文軼事可資考鏡者,亦往往雜出于其間。”(阮元《研經室外集》卷三)此評價是比較中肯的,成為針砭時事不朽篇章。
洪邁是南宋時期鄱陽人,曾任知州,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端明殿學士等官職。他博聞強記,知識淵博。晚年流寓各地采集資料寫作。除著作了《夷堅志》四集志怪小說外,還著《史記法語》、《南朝史精語》、《經子法語》和《容齋隨筆》等書。其《容齋隨筆》是最為古今大家賞識。據說此書完稿時,洪邁尚寓居大伊山神仙洞三清觀。
當今偉人毛澤東,在臨終前十三天,對身邊工作人員說要看《容齋隨筆》。這是毛主席生前要讀的最后一部書。可想而知,這部書的內容意境和價值之高。由此推之,毛主席不僅知道孫悟空老家在云臺山水簾洞,還知道大伊山有個神仙洞,因為他讀過《夷堅志》進而想讀《容齋隨筆》;書中《長人國》是《鏡花緣》小說中的一個題材內容,故又聯想到毛主席對《鏡花緣》這本書也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