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qoqe"></ul>
    <tfoot id="mqoqe"></tfoot>
    <button id="mqoqe"></button>
    <ul id="mqoqe"></ul>
  •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及慈善事業
    索 引 號 014289132/2020-00097
    發布機構 灌云縣民政局 發文日期 2020-03-06
    標 題 關于落實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 有關問題的補充意見
    文 號 蘇民事〔2018〕11號 主 題 詞 民政、扶貧、救災/社會福利
    內容概述 進一步完善我省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實施精準保障,提升保障水平,規范工作流程,
    時 效 有效

    關于落實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 有關問題的補充意見

    信息來源:灌云縣民政局 時間:2020-03-06 17:15[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國發〔2016〕36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完善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的意見》(蘇政辦發〔2014〕113號)精神,進一步完善我省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實施精準保障,提升保障水平,規范工作流程,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補充意見:

    一、細化困境兒童分類

    本意見所稱困境兒童是指不滿18周歲,因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生存、發展和安全困境,需要政府和社會予以關心幫助的兒童。主要包括:(一)孤兒。指失去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且未被依法收養的未成年人。主要包括:棄嬰,棄兒,父母雙方死亡、失蹤(人民法院宣告,下同)的兒童,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失蹤的兒童。

    (二)父母監護缺失的兒童。主要包括:父母雙方服刑在押或強制隔離戒毒(刑期、戒毒期在6個月以上,下同)的兒童;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蹤,另一方服刑在押或強制戒毒的兒童;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蹤,服刑在押或強制隔離戒毒,另一方棄養(不履

    行監護撫養責任,失去聯系在6個月以上,下同)的兒童;父母雙方棄養的兒童;其他事實無人撫養兒童。

    (三)父母無力履行監護職責的兒童。主要包括:父母雙方重殘(二級以上殘疾,或三級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下同)、重病(參照各地重特大疾病救助辦法規定且需要長期治療,下同)的兒童;父母一方重殘、重病,另一方死亡、失蹤、服刑在押、

    強制戒毒、棄養的兒童;非婚生育,父母無監護撫養能力的兒童。

    (四)重殘、重病及流浪兒童。主要包括:二級以上殘疾或三級四級精神、智力殘疾兒童,或三級以上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殘疾兒童;患重大疾病兒童,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白血病(含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地中海貧血)、先天性心臟病、尿毒

    癥、慢性腎功能衰竭、器官移植、惡性腫瘤、顱內良性腫瘤等重大疾病,以及醫保政策規定的住院和門診治療費用1年中自付部分超過2萬元的疾病;長期在外流浪兒童。

    (五)貧困家庭兒童。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扶貧建檔立卡家庭兒童。

    (六)其他需要幫助的兒童。主要包括:遭受侵害和虐待的兒童,失足未成年人,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或其他特殊困難陷入困境的兒童。在上述困境劃分類型基礎上,各地可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需要,進一步拓寬困境兒童保障對象范圍。

    二、強化基本保障

    各地要進一步強化對困境兒童的保障力度,將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列入財政預算,努力拓寬資金渠道,強化政策銜接,綜合運用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兒童保護等政策措施,采取多種方式,切實做好困境兒童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作。

    (一)明確保障標準。

    1.各設區市、縣(市、區)民政、財政部門要嚴格落實孤兒基本生活費補貼自然增長機制,于每年7月1日提高孤兒生活費補貼標準。蘇南、蘇中、蘇北地區的社會散居孤兒年基本生活費補貼標準應分別不低于當地兒童福利機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的75%,70%,65%。

    2.父母監護缺失的兒童按照不低于當地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補貼標準的80%發放。父母無力履行監護職責的兒童按照不低于當地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補貼標準的60%發放。

    3.重殘、重病及貧困家庭兒童根據自身及家庭實際困境情況按政策分別納入殘疾人“兩項補貼”、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臨時救助范圍予以保障。嚴格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未成年人增發一定數額保障金的政策規定。有條件的地區也可按照不低于當地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補貼標準的50%發放。流浪兒童按照相關政策規定提供臨時食宿、急病救治、協助返回等救助。對因遭遇突發性事件導致暫時性失依或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兒童提供臨時救助。

    4.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按照當地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補貼標準發放。兒童福利機構內養育的暫時查找不到監護人、監護人被臨時剝奪監護權或者家庭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等困境兒童參照當地福利機構內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執行。父母無力履行

    監護職責困境兒童,其父母為二級以上智力或精神殘疾的,可參照當地父母監護缺失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標準執行。

    (二)完善保障措施

    1.對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生活救助政策的困境兒童,按照自愿選擇和不得重復享受的原則,落實基本生活救助。有條件的地區也可采取補差的方法發放。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不計入其家庭最低生活收入。

    2.享受基本生活費補貼的困境兒童,年滿18周歲仍在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全日制專科、普通全日制本科學校和全日制高等職業學校就讀,可繼續享受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至畢業為止。

    3.將困境兒童納入醫療救助保障重點對象范圍,其患病期間在醫療救助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門診和住院費用,按照《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5〕135號)規定執行。

    三、規范工作程序

    (一)申請。

    1.社會福利機構(含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內養育的困境兒童申請基本生活費,由各機構負責填寫《江蘇省機構養育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申請審批表》(附件1),并相應提交《棄嬰(兒童)撿拾報案證明》或兒童集體戶口,孤兒外困境兒童《代養協議》等材料,向所屬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所屬民政部門審批。

    2.社會散居困境兒童的監護人或親屬、在當地村(居)民委員會的指導下向兒童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并如實提供以下材料:

    (1)兒童身份證或戶口簿,兒童近期免冠照片;

    (2)監護人身份證或戶口簿;

    (3)兒童父母死亡的,應當提供公安部門或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或人民法院出具的宣告死亡法律文書;

    (4)兒童父母失蹤的,應當提供人民法院出具的宣告失蹤法律文書;

    (5)兒童父母服刑或強制隔離戒毒的,應當提供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或公安部門出具的父母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

    (6)兒童父母不履行監護撫養責任,失去聯系的,應當提供公安部門出具的受案回執,或人民法院關于監護權確認(變更)的法律文書;

    (7)兒童或其父母重殘的,應當提供戶籍地縣級以上殘聯部門出具的殘疾證明。

    (8)兒童或其父母重病的,應當提供省內醫療保險定點三級醫療機構出具的重大疾病診斷證明書;

    (9)兒童年滿18周歲仍在全日制學校就讀,繼續申請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的應提供學校的就讀證明;

    (10)視兒童或所在家庭實際困境情況,其他需出具的證明。

    3.村(居)民委員會要嚴格落實困境兒童救助保護督導制度,積極發揮基層兒童救助保護督導員作用,全面了解、動態掌握轄區內困境兒童情況,深入宣傳困境兒童保障政策,對無能提出基本生活保障申請的兒童或其家庭,應當主動幫助提出申請。

    (二)受理。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材料齊全、符合要求的應當立即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書;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應當場一次性告知需補正內容,明顯不符合申請條件的應當場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三)審核。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受理申請后,應當組織兒童困境情況調查。調查覆蓋面應當達到100%,由2名以上調查人員,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信息核對等方式實施,調查人員和兒童監護人應當分別對調查結果簽字確

    認。調查完成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民主評議。評議小組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村(居)民委員會成員、熟悉困境兒童的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等人員組成。所有參加評議人員應當對評議結論簽字確認,評議結論無論同意與否,都要將完整材料報送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將困難兒童基本情況、調查結果、民主評議結論及舉報聯系方式等信息,在兒童常住地所在村(居)委員會張榜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天。公示期內無異議的,填寫《江蘇省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申請審批表》(附件2)。公示期內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公示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再次調查核實并且重新公示,10日內(不含公示時間)做出處理決定,并將處理結果告知提出異議單位或個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不含公示時間),根據調查、評議、公示情況提出書面審核意見,連同困境兒童申請材料一并報送縣級民政部門。情況較為復雜的,可以適當延長審核期限,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15個工作日。在村(居)評議、公示等審核環節,應注意保護困境兒童的隱私,對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受到非法侵害的兒童情況由民政部門派員調查,材料不予公示。

    (三)審批。縣級民政部門自收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遞交的申報材料及審核意見后,應在15個工作日內隨機抽查核實做出核定、審批意見。凡符合保障條件的,由次月起算向困境兒童發放基本生活費補貼。并與社會散居孤兒、父母監護缺失、父母無力履行監護職責等困境兒童的指定監護人簽訂監護協議書。對不符合保障條件的申請,應當書面向申請人說明理由。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申請審批還應由各級兒童福利機構或縣級民政部門通過《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統》逐級提交至省級

    民政部門核準。

    (四)資金發放。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按月或按季度發放,機構集中養育的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由縣級財政部門根據同級民政部門提出的支付申請,將款項直接撥付到福利機構集體賬戶;社會散居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通過“一卡(折)通”等社會化形式發放,縣級或鎮級財政部門根據同級民政部門提出的支付申請,及時足額將款項劃撥到困境兒童或其監護人賬戶。困境兒童按照殘疾人“兩項補貼”、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政策保障的,從其資金發放政策規定。

    (五)動態管理。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縣級民政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深入調查了解困境兒童保障及困境變化情況,實施動態管理,對不再符合保障條件的,及時調整或終止基本生活費補貼的發放。凡困境兒童死亡的,依法被收養的,

    查找到失蹤父母或父母重新履行監護撫養責任的,父母刑滿釋放或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期滿3個月的,以及其他應當停止發放基本生活費補貼情形的,自次月起終止發放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困境兒童年滿18周歲,具備完全行為能力和勞動能力的,非在校學生則一次性發放給個人6個月基本生活費補貼,不再納入基本生活費補貼發放范圍。孤兒成年后,不具備勞動能力、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按照其他相關救助政策規定妥善安置。

    (六)監督指導。各級民政部門要扎實做好困境兒童分類保障的基礎性工作,嚴格申請審核程序,嚴把審批關,嚴禁弄虛作假和虛報冒領。各級財政部門要做好資金保障和監督工作,加強資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績效。省級財政將根據各地困境

    兒童人數、地方財力狀況、績效水平等因素測算下達省級補助資金。省財政廳、民政廳每年度對各地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執行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對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管理使用中的違規違法行為,將嚴格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并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健全保障機制

    (一)加強政策宣傳。加強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的政策宣傳,充分利用報紙、電臺、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讓城鄉居民廣泛深入了解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對象范圍、補助標準和申請審批程序,增強工作的透明度,做到應保盡保,不漏一人。

    (二)完善檔案管理。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在已經建檔立卡困境兒童名冊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困境兒童紙質檔案。縣級民政部門、各級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保護機構)應依托《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統》、《江蘇省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信息系統》為困境兒童建立電子檔案和相應紙質檔案。各縣(市、區)應每季度完成一次轄區內困境兒童摸底核查工作,及時更新困境兒童基本信息。要將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審批、發放工作與《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統》和《江蘇省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信息系統》建設結合起來,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對發放工作的動態管理,規范程序,提高效率。

    (三)強化部門協作。充分發揮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民政牽頭部門的職能作用,利用聯席會議制度,通報、協商、研究解決兒童救助保護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分工協作,共同推進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的深入落實。各地公安部門應加大對困境兒童父母失蹤(失聯)查尋力度,接到困境兒童父母失蹤(失聯)的求助或報警,應當登記受理,并按照人員失蹤警情處置現場執法標準要求開展查找工作;對失蹤(失聯)人員信息應當在24小時內錄入警務平臺“走失人員”模塊。對登記受理超過6個月困境兒童父母仍下落不明的,通過信息共享、書面函詢等途徑,向各地民政部門提供信息查詢服務;對監護責任履行嚴重不當,及主觀惡意的棄養行為,應對兒童監護人訓誡并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各級人民法院應對事關困境兒童父母申請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等案件設立綠色通道,并減免困境兒童案件當事人的訴訟費、公告費,及時將法律文書抄送兒童戶籍地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實現信息實時共享。人民檢察院在案件辦理中應從有利于困境兒童的生活、安全、情感、教育和成長等方面出發,為困境兒童提供方便快捷的維權途徑;支持

    和幫助困境兒童、法律援助機構等提起宣告困境兒童父母失蹤、死亡等民事訴訟;依法對人民法院審理的涉及困境兒童權益的民事訴訟活動進行監督。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應優先受理與困境兒童權益相關的,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積極組織律師開展調查取證、訴訟代理工作,全力維護困境兒童的合法權益;對困境兒童父母正在服刑(強制隔離戒毒)或即將刑滿釋放(解除隔離戒毒)等信息,及時通告兒童戶籍地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相關當事人。

    (四)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各級兒童福利指導中心這一服務平臺作用,承擔本地區困境兒童排查統計,困境兒童養育和生存狀況巡查評估,政策咨詢等工作,并為困境兒童提供康復、特教、養護等服務支持。積極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兒童救助

    保護工作,發揮社會力量的獨特作用,滿足困境兒童及其家庭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進一步加大各級財政資金和彩票公益金購買服務力度,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實施項目推進,提升全省兒童救助保護工作水平。各地可根據本意見精神,研究制定本地落實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的實施細則和操作規程,進一步提升落實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的政策操作性、規范性。

    版權所有:灌云縣人民政府 灌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 網站地圖 >
    備案號:蘇ICP備06034732號 蘇公網安備 32072302010045號 網站標識碼:3207230037  
    地址:江蘇省灌云縣幸福大道 聯系我們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中文网址|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久久99热精品这里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ideossex白浆|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秦先生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香蕉久久丫精品忘忧草产品|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国产午夜精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99精品视频99| 7m凹凸精品分类大全免费|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99er热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日韩最新视频一区二区三| 国产91在线|日韩|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