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2-00128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發文日期 | 2022-02-18 |
標 題 | 灌云縣“元旦春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總結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監管/食品藥品監管 |
內容概述 | 無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灌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時間:2022-02-18 16:13[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為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確保人民群眾度過歡樂祥和的節日,根據縣委、縣政府有關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灌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狠抓落實,現將“元旦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匯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嚴格落實責任
“元旦春節”期間是食用農產品、酒類、肉制品、膨化食品、餐飲食品、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食品消費的高峰時期,也是食品安全風險相對集中、事故易發的敏感時段。我局高度重視,制定下發工作方案,明確目標,強化責任落實,同時加大風險排查、監督檢查,深入查找、及時消除各類食品安全隱患,有效防控食品安全系統性風險,確保節日期間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統籌部署,狠抓落實工作
(一)加強重點區域和重點場所食品安全監管。對商場超市、批發市場、集貿市場、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農家樂、校園及其周邊餐飲店(食品店)、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校園陽光配送企業、進口冷鏈食品等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一旦發現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情況,立即依法處置。
(二)強化對節令性食品的監督檢查。監督食品經營者嚴把進貨關,依法查驗核實食品生產者、供貨者提供的證照和食品質量檢測的批次報告或證明文件,檢查食品包裝、標識、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并按照標簽標注的條件儲存食品。要對節日消費量較大的商超、土特產店等重點場所開展檢查,嚴防銷售過期食品等違法行為。同時加大突擊檢查和抽查力度,對節日市場消費量大、消費者申訴舉報多以及群眾日常生活必需的節令性食品,有針對性地開展抽樣檢驗。
(三)加強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監管。加大對大米、小麥粉、植物油、肉制品、大糕等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力度,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存在未獲得生產許可或者超范圍生產;生產的食品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使用真實廠名、廠址、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信息;生產的食品包裝標識、文字圖案等是否模仿其他品牌食品,誤導消費者;以及是否以次充好、是否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等行為。
(四)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以城鄉餐飲集中區、旅游景區、城鄉結合部等為重點區域,以大中型餐館、旅游景區及周邊、校園及校園周邊餐飲服務單位,以及餐飲連鎖企業、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校園陽光配送企業、重大活動接待單位等為重點單位,以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食品原料采購貯存、涼菜等高風險食品制作、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配送、食品留樣等為重點環節,強化監督檢查,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嚴防添加非食用物質、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食品交叉污染等情況的發生。
(五)加強特殊食品監督檢查。以大中型超市、專賣店為重點對象,以銷售產品合法性、進貨渠道、標簽說明書、索證制度、各種記錄、銷售臺賬及出廠檢驗報告等為檢查內容,切實加大對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食品經營者的監督檢查力度。同時,結合節日消費特點,針對緩解疲勞、輔助降血糖血壓、減肥、改善睡眠等保健食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確保節日期間保健食品安全,嚴厲打擊非法聲稱、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
(六)強化對食鹽質量安全的監督檢查。檢查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含省外跨區經營企業)是否建立并嚴格執行采購銷售記錄制度和索證索票制度等,是否按規定范圍銷售食鹽。檢查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和依法依規開展跨區經營情況。積極開展食鹽抽檢工作,配套開展執法抽檢,及時處理質量不合格食鹽,杜絕不合格食鹽進入市場。對食鹽產品標識標注不規范、食鹽虛假宣傳等行為加大查處力度。
(七)強化對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督檢查。深入組織開展農村食品市場檢查,特別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節日之機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銷售假冒偽劣、過期等不合格食品。要嚴厲打擊生產經營侵權仿冒和“五無”(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食品生產許可、無食品標簽)食品違法行為。
(八)強化進口冷鏈食品風險排查工作。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入場銷售者、商場超市、生鮮電商和餐飲企業等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嚴格檢查經營主體的進貨查驗、食品安全自查、溫度控制、追溯管理、人員管理等責任落實情況,規范經營行為。進口冷鏈食品需檢查報關單、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監管倉出倉證明等手續,并及時錄入“江蘇冷鏈”APP系統,督促經營主體落實“三專、三證、四不”,對生產銷售來源不明,相關票據不全的進口冷鏈食品的經營主體,加大懲處力度。
(九)加大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力度。緊緊圍繞本地食品消費傳統和特點,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品種、高風險項目,以促進監管、打擊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為導向,加大“元旦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力度。對發現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食品和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依法采取措施,及時處置。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單位,堅決責令其限期整改,并及時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對存在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堅決依法從嚴懲處。
三、加強值守,妥善應對突發
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嚴肅值班紀律。認真落實各項工作應急處置措施,每天向市局匯報元旦春節工作情況。
兩節期間,出動執法人員520人次,檢查主體351家,其中生產企業12家,商超15家,食品銷售(包括保健食品銷售)97家,社會餐飲102家,集體配餐2家,中央廚房1家,陽光配送企業14家,食鹽1家,嬰幼兒配方乳粉19家,現場制售飲品74家,冷鏈經營24家,發現問題3家(冰箱生熟食未分開存放),責令整改3件,督促經營主體限期整改到位。同時,針對國務院、省政府等對進口冷鏈食品防疫督查檢查指出的問題進行“回頭看”:重新對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者進行摸底排查,經排查我縣有24家使用或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督促經營者要落實“三專、三證、四不”規定和“江蘇冷鏈”追溯系統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