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18-00479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2018-12-03 |
標 題 | 灌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7—2020年)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30 |
內容概述 | 灌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7—2020年)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其他 時間:2018-12-03 00:00[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區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提升教育內涵、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舉措,是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蘇政發〔2017〕1號)《市政府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連政發〔2017〕38號)精神,如期完成江蘇教育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目標任務,加快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程,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辦好人民群眾家門口的學校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示范和引領作用,進一步縮小區域、城鄉和校際之間辦學差距,通過實施多種形式的共建辦學,加強區域統籌,創新體制機制,加強教育管理,提高辦學水平。
二、總體目標
到2020年,全縣義務教育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學校管理水平、教師隊伍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大校額、大班額現象基本消除,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達到省定辦學標準,辦學特色、辦學內涵、辦學品質顯著提升,人民群眾享受家門口優質教育需求基本滿足。
三、主要任務
根據區域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與規模、發展現狀及師資構成等實際情況,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采取三項舉措,創新義務教育辦學機制與模式,推動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一)組建教育集團
教育集團是一體化管理的組織形式,由一所學校為牽頭學校,聯合若干成員學校組成集團,各成員學校增掛集團校區校牌。根據我縣實際,在兩個學年度內組建4個教育集團。
1.2017-2018學年度組建2個教育集團:
?灌云縣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成員單位有灌云縣實驗中學、灌云縣初級中學。其中灌云縣實驗中學為牽頭學校,該校增掛“灌云縣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南校區”校牌;灌云縣初級中學增掛“灌云縣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北校區”校牌。
?灌云縣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成員單位有灌云縣新區實驗小學、灌云縣第二實驗小學。其中灌云縣新區實驗小學為牽頭學校,增掛“灌云縣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西校區”校牌;灌云縣第二實驗小學增掛“灌云縣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東校區”校牌。
2.2018-2019學年度組建2個教育集團:
?灌云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成員單位有灌云縣實驗小學、灌云縣伊山中心小學(新村校區、勝利校區)。其中灌云縣實驗小學為牽頭學校,該校增掛“灌云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西校區”校牌;灌云縣伊山中心小學增掛“灌云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新村校區”校牌、“灌云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勝利校區”校牌。
④灌云縣九年制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成員單位有灌云縣九年制實驗學校、江蘇灌云開發區實驗學校、灌云縣益海學校、灌云縣海濱新城學校。其中灌云縣九年制實驗學校為牽頭學校,該校增掛“灌云縣九年制實驗學校教育集團中部校區”校牌;江蘇灌云開發區實驗學校增掛“灌云縣九年制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南校區”校牌;灌云縣益海學校增掛“灌云縣九年制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北校區”校牌;灌云縣海濱新城學校增掛“灌云縣九年制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東校區”校牌。
組建教育集團基本要求:
?集團設校務管理委員會,由總校長(牽頭學校校長)、校區執行校長(各成員學校校長)等人員組成,負責集團的日常管理。通過統一集團學校內部教育教學管理,加強教學研究,優化師資配置,努力實現集團學校集群發展、共同提高。
?牽頭學校每年派出不低于15%比例的骨干教師到成員學校任教,各成員學校派出相應數量的專任教師到集團牽頭學校任教,3年為一周期。
(二)結對共建
結對共建是共建共享的組織形式,通過校際之間教學、管理人員雙向掛職、定期交流,實現在管理模式、教學科研、師資培養、文化建設和品牌塑造等方面取長補短、共同提高,3年為一周期。根據現狀,全縣有13所中心小學、17所初級中學(含2所完中初中部)在三個學年度內全部結為共建單位。
1.2017-2018學年度:
?小學結對共建學校
灌云縣南崗中心小學與灌云縣陡溝中心小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南崗小學為牽頭學校。
灌云縣龍苴中心小學與灌云縣下坊中心小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龍苴中心小學為牽頭學校。
灌云縣下車中心小學與灌云縣白蜆中心小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下車中心小學為牽頭學校。
灌云縣同興中心小學與灌云縣伊蘆中心小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同興中心小學為牽頭學校。
?中學結對共建學校
灌云縣陡溝中學與灌云縣南崗中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陡溝中學為牽頭學校。
灌云縣龍苴中學與灌云縣穆圩中學、灌云縣侍莊中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龍苴中學為牽頭學校。
灌云縣下車中學與灌云縣光裕中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下車中學為牽頭學校。
灌云縣楊集初級中學與灌云縣沂北中學、灌云縣東王集中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楊集初級中學為牽頭學校。
2. 2018-2019學年度:
?小學結對共建學校
灌云縣魯河中心小學與灌云縣四隊中心小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四隊中心小學為牽頭學校。
灌云縣楊集中心小學與灌云縣沂北中心小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楊集中心小學為牽頭學校。
灌云縣圖河中心小學與灌云縣圩豐中心小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圖河中心小學為牽頭學校。
?中學結對共建學校
灌云縣同興中學與灌云縣伊蘆中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同興中學為牽頭學校。
灌云縣魯河中學與灌云縣四隊中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四隊中學為牽頭學校。
灌云縣圩豐中學與灌云縣圖河中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圩豐中學為牽頭學校。
3.2019-2020學年度:
灌云縣高級中學城西分校與灌云縣小伊中學結為共建單位,其中灌云縣高級中學城西分校為牽頭學校。
結對共建基本要求:
?共建學校分別明確一位校領導作為共建工作負責人,具體負責結對共建工作。
?結對共建的牽頭學校每年派出一定數量的教干教師到共建成員學校駐點交流。成員學校派出相應數量的教干教師到牽頭學校交流學習。
(三)成立教育共同體
教育共同體是項目合作型的組織形式。共同體學校之間圍繞特色課程、隊伍建設、學科教學、常規管理等項目定期開展單項或多項的教育教學合作。教育共同體成員之間,開展豐富、廣泛的教育教學合作,3年為一周期。依據學校實際,2018-2019學年度完成成立灌云縣朝陽實驗小學教育共同體任務。
灌云縣朝陽實驗小學教育共同體:牽頭學校為灌云縣朝陽實驗小學,成員有灌云縣小伊中心小學、灌云縣侍莊中心小學、灌云縣東王集中心小學。
成立教育共同體基本要求:共同體學校之間互派教干教師定期開展合作交流與學習,通過項目合作實現學科對接、優勢互補、整體提升。
四、建設內容
在學校管理、教學科研、隊伍建設、資源利用等方面開展互動合作,實現理念共識、資源共享、方法共鑒、發展共贏。主要內容是:
實行“三個互動”。即集團學校之間、共建學校之間和共同體學校之間互派副校級干部、中層或年輕后備干部任職、掛職;以構建教師培養梯隊為目標,校際之間互派教師到對方學校,開展師徒結對、頂崗交流,加強學科(年級)組建設,縮小校際師資差距;通過校園文化聯誼、社會實踐活動、生活互換體驗等方式開展學生交流互助活動,塑造良好品行,促進共同進步。
實施“五大工程”。一是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方案的實施,補齊短板,嚴格按照省定辦學標準設計建設新建學校,改造提升老校,“一個不少”地完成現有學校達標創建任務。二是義務教育“全面改薄”工程。扎實推進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項目規劃的實施,按時序進度完成改薄資金投入、校園校舍改造、設施設備添置等硬件建設任務。三是村小質量提升工程。扎實推進村?。ń虒W點)質量提升工程建設方案的實施,積極整合好鄉村學校資源,如期實現村小和教學點布局布點、辦學條件、體制機制、師資優化等標準化建設目標。四是教干教師交流工程。全面推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推進教干教師交流輪崗常態化、制度化、公開化,切實均衡城鄉學校師資配置。五是基礎教育項目建設工程。通過省市前瞻性教學改革試驗、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小學特色文化、薄弱初中質量提升等項目的合作立項與共建,引領學校課程開發與課堂教學改革、特色文化培育與辦學內涵提升。
開展“六個共建”。一是校際辦學共建。建立校際定期交流制度,校級領導、中層干部每學期開展1—2次有關學校辦學經驗交流研討活動,完善學校章程和發展規劃實施,共同打造學校管理文化。二是教學管理共建。在共建周期內,加強在備、教、改、輔、考、評等方面的互補合作。形成既有共性要求又有個性差異的精細化教學管理文化。三是教學科研共建。教研(備課)組共同安排和實施教學計劃,定期開展教學問題專題分析研討活動,共同研究教學科研課題。四是教師專業發展共建。同步制定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和培訓培養計劃,學科骨干教師互開示范課、觀摩課、公開課,推動教學質量提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五是教育資源共建。大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努力實現寬帶網絡1000M進校、100M進班,無線網絡和智能信息終端校園全覆蓋。通過市智慧教育云服務平臺和市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等多種途徑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確保完成省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目標任務。六是校園文化共建。共同研究學校辦學歷史,挖掘校本資源,凝練核心價值,培育特色文化,促進交流提高。
五、實施要求
(一)2017年8月10日前統籌研制具體實施方案,并報市教育局備案;8月20日前將集團辦學、結對共建、教育共同體學校和教干教師交流名單向社會公開發布,秋季學期開始執行。
(二)每個學年末,縣教育局和各義務教育學校都要聚焦瓶頸問題,開展行動研究;培育典型范例,提煉成功經驗;搭建展示平臺,實現多維分享;培育中堅力量,形成品牌效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放大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舉措??h教育局成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名單見附件),負責組織、實施和協調好各項工作,落實好人員分工,明確好工作職責。
(二)強化制度保障。要建立并規范各種辦學模式的設置、運行和保障機制。要制定教干教師交流規劃,明確實施要求。要強化部門協調聯動,結合實際制定完善交流教干教師在評優評先、晉職晉級、崗位聘用、補助補貼等方面相關配套政策和激勵措施。
(三)營造良好氛圍。要營造優質均衡發展的綠色生態,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與解讀,引導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充分認識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目的、任務和意義,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計劃實施的生態圈。
(四)強化督查考核。要建立健全考核督查制度,定期開展對區域學校工作的指導、督查和考核。通過加強對實施過程與結果的動態監管和交流教干教師工作績效的專項考核、家長滿意度調查等,推動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附件:灌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
灌云縣教育局
2017年8月5日
附件:
灌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徐鶴春
成 員:王海軍 孫 雷 葛成照 陳 飛 焦奎金
朱光耀 孫貴娟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組成人員如下:
主 任:葛成照
副主任:王 文
成 員:王 文 孫貴娟 周海洋 寧秀琴 張長林
雷從杰 欒合明 卞紹月 徐寶平 各義務教育
學校校長
關于成立灌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
領導小組的通知
各中小學、局直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我縣薄弱學校的改造提升和教育現代化進程,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經研究,決定成立灌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領導小組組成
組 長:徐鶴春
成 員:王海軍 孫 雷 葛成照 陳 飛 焦奎金
朱光耀 孫貴娟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組成人員如下:
主 任:葛成照
副主任:王 文
成 員:王 文 孫貴娟 周海洋 寧秀琴 張長林
雷從杰 欒合明 卞紹月 徐寶平 各義務教育
學校校長
二、領導小組職責
(一)統籌協調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組織領導工作,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全面改薄”工程、村小質量提升工程、教干教師交流工程、基礎教育項目建設工程。
(二)編制實施全縣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全面改薄”、村小質量提升、教干教師交流、基礎教育項目建設等五大工程總體規劃(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安排。
(三)加強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面改薄”、村小質量提升、教干教師交流、基礎教育項目建設等五項建設工程的指導、檢查、監督和評估。
三、主要部門職責
(一)基教科負責組織協調,制定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與村小質量提升實施方案;負責全縣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監測、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監測;牽頭負責義務教育學校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工作、學校標準化建設、基礎教育項目建設、學校德育管理和文化建設。
(二)人事科負責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隊伍交流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的編制、實施。
(三)師資科負責校長能力提升、師資培訓工作。
(四)計財科負責統籌協調各類項目資金落實和項目資金分配下達,指導、檢查及監督項目配套資金管理、使用情況。
(五)校管辦(改薄辦)牽頭負責全縣義務教育校舍安全、薄弱學校改造工作。負責對相關的校舍建設類項目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的編制、審核和項目實施及管理監督。
(六)督導室負責組織專家監督、檢查、指導各類項目的實施和管理情況。
(七)教研室負責指導全縣義務教育學校的教學工作管理,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
(八)電教中心負責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圖書、實驗儀器、音體美設備和教育信息化裝備的配置和管理;開展課題研究、應用培訓,提升教育裝備使用效率。
(九)各義務教育學校配合教育局做好標準化建設、“全面改薄”、村小質量提升、教干教師交流、基礎教育項目建設等工作。
灌云縣教育局
2017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