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0-00330 | ||
發布機構 | 灌云 | 發文日期 | 2020-04-04 |
標 題 | 《2020年灌云縣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解讀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農業、林業、水利/農業、畜牧業、漁業 |
內容概述 | 無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灌云 時間:2020-04-04 15:08[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一、制定背景
為全面推動農村“廁所革命”,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短板,依據《關于推進“十三五”期間基層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意見》(連發〔2019〕32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市、縣《政府工作報告》民生實事以及省、市、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部署安排,今年我縣新建提升改造農村公廁200座,為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縣政府辦公室印發了《2020年灌云縣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二、目標任務
按照農村獨立式公廁“一村一廁”的原則,2020年在全縣完成農村公共廁所新建提升改造200座,形成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干凈適用、管理規范的農村公共廁所服務體系。通過加強農村公廁建設和管理,提高農村公共廁所服務管理水平,建立專業化保潔隊伍,長效化管理,改變農村公廁“臟亂差”現象。
三、建設標準
(一)選址標準
農村公共廁所應建在村莊入口、廣場、集貿市場、村部等人口較為集中區域;選擇地勢較高、不易積存雨水、無地質危險地段,方便使用者到達,便于維護管理;出糞、清渣的位置與飲食食品加工點、托幼兒機構和集中式給水點的距離在50m以上;宜建在服務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處。
(二)建設標準
新建農村公共廁所應當根據《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50337-2003)和《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14-2016),按照部頒三類及以上標準建改。公廁建設面積應在50-80平方米,男女廁位比例(含小便站位)2:3,設置獨立式廁位,小便池選用半掛式,設置洗手池、管理間、無障礙通道及廁位。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鎮街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工作方案,籌集建設改造資金,分解工作任務,做到組織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按照序時快速推進,不得隨意降低標準。
(二)明確責任分工。各鎮街作為本轄區農村公共廁所建設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轄區內農村公共廁所的新建及日常管理工作的組織安排、資金籌措、選址實施、監督檢查。縣城市管理局負責全縣農村公共廁所新建改造提升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做好農村公共廁所相關情況的收集和資料匯總。
(三)強化督查考核。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和責任考核,縣政府組織縣城市管理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每月對全縣農村公共廁所建設進展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不能按時達標完成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
(四)強化資金保障。各鎮街要統籌安排,加強農村公廁改造提升工程的資金保障。驗收合格后,將以獎代補的形式,對農村公廁建設予以適當的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