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2-00642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2022-11-02 |
標 題 | 《灌云縣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政策解讀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
內容概述 | 無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灌云縣發改委 時間:2022-11-02 15:38[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為進一步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加快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保障糧食安全。近日,縣政府辦公室印發了《灌云縣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工作和保障措施。
一、指導思想方面。強調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糧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工作,大力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深入推進“三鏈協同”“五優聯動”,做實“六大提升行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實現我縣由產糧大縣向糧食產業強縣轉變。
二、發展目標方面。到2024年,初步建成特色明顯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更好地保障糧食供給、帶動農民增收、促進產業升級。
(一)建設綠色優質糧食基地,打造綠色食品、有機和地理標志等品牌農產品,到2024年建成綠色優質糧食基地15個,面積50萬畝,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品牌農產品20個。
(二)發展糧油深加工產業鏈,努力提升糧油加工企業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利潤在全市的占比,到2024年全縣糧油加工業總產值增幅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打造主營業務收入10億元以上糧油經營企業1個,打造省級以上龍頭企業不少于2家。
(四)按照“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的原則,完善縣域“中心庫+骨干庫+收納庫”倉儲設施布局。到2024年,國有糧食企業新(改)建倉容9.28萬噸,全縣完好倉容達75萬噸,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倉容55萬噸。
(五)加大品牌建設,培育地域特色的糧油產品,到2024年,培育 “蘇米核心企業”力爭2家,“江蘇好糧油”產品力爭達到1個。
三、重點工作方面。共排定了提高糧食生產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堅持糧食綠色優質生產、培育大型糧食產業主體、加大糧油品牌建設、發展糧油精深加工、提升倉儲基礎設施水平、壯大燕尾港港口糧食物流業務七類14項重點任務。
(一)提高糧食生產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主要是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落實耕地保護制度,認真做好高標準農田上圖入庫工作,對新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優先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作為補劃來源,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防止“非農化”。
(二)堅持糧食綠色優質生產。著重加大綠色優質良種培育、推進優質糧食基地建設、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2022—2024年,打造優質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分別為3萬畝、4萬畝、5萬畝。建設綠色優質糧食基地分別為5個、10個、15個;面積分別為:40萬畝、45萬畝、50萬畝;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品牌農產品分別為10個、15個、20個。
(三)培育大型糧食產業主體。主要打造不少于2個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帶動力的糧食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同時鼓勵多元主體依法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融合,培育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實現各類主體分工合作、產業聯結一體發展。
(四)加大糧油品牌建設。到2024年,培育“中國好糧油”產品1個,“蘇米核心企業” 2家以上,“江蘇好糧油” 產品1個以上。
(五)發展糧油精深加工。發展特色產品。支持糧油加工轉化生產建設,2022—2024年,全縣糧食加工轉化率分別達80%、85%、90%。到2024年,全縣糧油加工業實現總產值超 26億元。
(六)提升倉儲基礎設施水平。按照“處置一批、拆除一批、新建一批”的原則,用3年時間,采取出售、拆建、出租、退轉其他用途等方式,全縣撤消“老、小、散”庫點6個,倉房33間,倉容1.31萬噸,新建倉容9.28萬噸。
(七)壯大燕尾港港口糧食物流業務。到2024年底,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的散糧物流通道、物流節點網絡,建成比較完善的糧食物流信息系統和糧食檢驗檢測系統,推進全縣糧食物流的有效銜接和供應鏈管理。
四、保障措施方面。主要從加大財稅扶持力度,落實用地用電等優惠政策、優化金融政策、加強組織領導等方面合力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