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8076/2018-00023 | ||
發布機構 | 江蘇灌云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 發文日期 | 2018-08-22 |
標 題 | 關于縣政協十屆二次會議第21號提案的答復 | ||
文 號 | 〔2018〕灌經提案字第4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你提出的關于《關于加快紡織產業園建設、打造新時期的連云港紡織新城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你提出“加強基礎設施,完善工業配套”的建議,開發區管委會十分重視,積極采納。建議的實施必將對園區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富民增收、產業擴張、財政增長產生重要作用。下一步,開發區將依據連云港紡織產業園的詳規和發展需要: 一是完善園區路網體系。 | ||
時 效 |
信息來源:灌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時間:2018-08-22[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張利軍委員:
你提出的關于《關于加快紡織產業園建設、打造新時期的連云港紡織新城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你提出“加強基礎設施,完善工業配套”的建議,開發區管委會十分重視,積極采納。建議的實施必將對園區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富民增收、產業擴張、財政增長產生重要作用。下一步,開發區將依據連云港紡織產業園的詳規和發展需要:
一是完善園區路網體系。目前已開工建設幸福大道改造工程,幸福大道南延工程以及產業大道改建工程。幸福大道改造工程全長約2.7km,寬50m,計劃投資1.2億元;幸福大道南延工程全長約2.3km,寬50m,計劃投資2億元;產業大道改建工程長約3.9km,寬40m,計劃投資2億元。另外,伊山南路(鏡花緣路至徒溝河)長約2km,寬50米,計劃投資2億元;新民南路(鏡花緣路至產業大道)長約1km,寬30米,計劃投資5千萬元;高何路長約0.6km,寬20m,計劃投資3千萬元,均已完成地質勘探、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圖紙審查工作。
二是增電擴容納入規劃。在新編制的《連云港市電力設施布局專項規劃-灌云》中,已在侍莊樹云村境內規劃建設樹云110千伏輸變電工程,該項目建成后,將能有效解決園區發展用電問題,為園區項目招引、產業擴張提供堅強保障。
三是全力推進污水治理。目前,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正在調試設備。工程全部竣工投入運行后,可每日處理污水1萬噸,全面滿足開發區目前污水處理需求。后期將根據企業需要,在預留土地上對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擴容。
四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園區內供水現有凱發新泉自來水(灌云)有限公司,供水能力10萬噸/日,供水范圍覆蓋灌云縣城區一半區域、經濟開發區全部區域、全縣所有鄉鎮及行政村區域,平均每天實際供水約6.5萬噸。目前,縣城第二自來水廠正在加快建設,預計2018年底竣工投入使用。第二水廠投運后,凱發水廠將不再對縣城區供水,預計日供水量將減少到4-5萬噸,供水能力能夠完全滿足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使用需求。因工業水價由縣級以上政府物價部門根據地方發展綜合因素核定,降低工業水價,園區無權自行制定價格。
在《提案》中,你提出“加大項目招引力度,擴大產業集群”的建議,開發區管委會也非常重視,針對鷹游項目落地,做好上下游及相關產業分析,在招引服裝服飾、紡織機械、新型材料、物流倉儲、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項目上下功夫。
一是加大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招引力度。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對落戶企業國內市場開拓的推進力度,新的政策扶持企業開拓市場,彌補勞動密集型企業現有市場份額萎縮的困境。另一方面強化就業培訓,提升職工素質。以開發區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3年行動計劃為依托,全面提升城鄉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形成覆蓋各類群體、適應實際需求、服務經濟發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圍繞紡織行業產業鏈,打造產業全貫通的紡織產業園。紡織產業一直是園區的主導產業,隨著鷹游紡織、泰達紡織項目等一大批項目的落地,園區將進一步做好上下游及相關產業分析,在項目配套及產業鏈上下功夫。根據我國紡織產業分布集群格局來看,東部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是我國紡織產業集群的集中地區,特別是山東、江蘇、福建、浙江、廣東五省紡織產業集群的分布更為集中。園區應重點招引服裝服飾、紡織機械、新型材料、物流倉儲、文化創意園等相關產業項目。目前園區有在談投資項目17個,其中輕工紡織類項目7個,材料加工類項目3個,爭取今早簽約,加快建設完成整體的產業體系。
在《提案》中,你提出“ 加快機構設置申報,健全管理機制 ”的建議,答復如下:
連云港紡織產業園一期投入5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紡織特色小鎮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基礎投入和功能配套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為吸引和承接更多紡織產業項目入園,下一步計劃成立紡織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建立適應國際化、現代化標準的園區管理體制、機制,為建設一流示范園區奠定基礎。
灌云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2018年7月2日
聯系人:陳寬艷 聯系電話:13775568022
抄送:縣政協提案委、縣政府督查室。